冬时节的乌当区,田野里、山坡上,草药香,药农忙﹔大健康产业园区,中医药企业开足马力加速生产﹔以康心药业为主的医药流通企业,正在将一批批“乌当造”中医药制品,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……
乌当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,适宜多种
中药材生长,不仅野生
中药材资源丰富,而且人工栽培
中药材的历史悠久,全区8个乡镇,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“药坝子”。
天麻(供|求|铺|资|价|科|手机订阅)、
石斛(供|求|铺|资|价|科|手机订阅)、头花蓼、
白芨(供|求|铺|资|价|科|手机订阅)、
白术(供|求|铺|资|价|科|手机订阅)、
桔梗(供|求|铺|资|价|科|手机订阅)、辛夷、
丹参(供|求|铺|资|价|科|手机订阅)、杠板归……行走在乌当区的乡村,处处可以闻到令人愉悦的药草清香。立足资源禀赋,乌当区着力延伸
中药材产业链,使
中药材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“良药”。
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村民陈昌玉告诉记者:“过去药草遍地长,我们只当是野草。现在大公司引领我们规模种植,我们种出的药草不仅能卖好价钱,我们还能在公司领工资、拿分红。”
如何延伸产业链,增加
中药材附加值,给当地群众带来更多收入?这些年,乌当区一直在探索——
采取“企业+基地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组织方式,实行村社合一,通过政府扶持企业或合作社建立核心示范基地,企业“供种包收”,发动群众积极开展
中药材种植规模,积极推进
中药材产业化发展。目前,全区
中药材生产种植面积达5.7万亩。
为推动
中药材产业链向高质量延伸,乌当区着力打造中医药产业园,先后引入和培育数十家医药制造企业。
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自2004年搬入乌当区东风医药食品工业园以来,已开发出5个剂型12个中成药品种,建了10条GMP药品生产线。2019年,该公司完成总产值25.7亿元,成为我省现代中药制造业骨干企业,按销售收入排名全省第三。目前,该公司于2017年启动建设的“数字化提取、制剂车间”一期项目即将正式投产,此举意味着乌当区
中药材深加工之路将迎来“智”变,使
中药材的高附加值得以充分挖掘,成为助推乌当经济发展的高效引擎。
与此同时,利用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,乌当区还着力构建以康心药业、广奕医药、光正医药、凯归众民、中卫时代等25家医药流通企业为核心的医药物流运输保障体系,2019年,全区医药流通产业销售额实现约52.75亿元,规模位居全省前列。